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5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,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,推动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,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取得丰硕成果。今天,我们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,邀您一起学习领悟。
——2024年9月14日,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
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,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
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,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。我们国家的名称,我们各级国家机关的名称,都冠以“人民”的称号,这是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权的基本定位。中国260多万各级人大代表,都要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,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。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,不论做何种工作,说到底都是为人民服务。这一基本定位,什么时候都不能含糊、不能淡化。
——2014年9月5日,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
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,做到民有所呼、我有所应。“为政之要,以顺民心为本。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,关键在于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。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人民公仆意识,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,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,倾听人民意见和建议,接受人民监督,努力为人民服务。
——2021年10月13日,习近平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
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、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显著优势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人民主体地位,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,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,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。
上一条:一图速览!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条: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在京开幕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会祝贺
【关闭】